说说舆情监测那些事儿

说说舆情监测那些事儿

舆情监测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在舆情服务的产品形态中,舆情监测指的是由专职舆情分析师第一时间主动获取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传播的相关敏感信息。

这个工作很重要,监测是舆情发现力之一种,也是后续研判处置的基础,舆情分析师在对信息数据筛选过程中,做到对敏感负面信息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形成“舆情快报”机制,可以打好提前量,规避无数社会治理风险;

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重要,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你拉个群,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移动设备、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标题加链接,再加关键词和基本分级,第一时间提交客户就行了。毕竟,后续研判处置、形象修复更有技术含量。

对舆情监测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若干舆情系统“宕机”,体现在信息抓取中就是三个极端:

一是抓得全,涉及客户的各类信息巨细无遗,一些有舆情洁癖的同志就说,“管你是不是舆情,跟我相关就是舆情”,舆情被泛化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属地信息。一些舆情系统动辄声称大数据爬虫技术,并由此构造出基于规则的大规模舆情数据库。呵呵,你系统再能抓,面对一个无限泛化的监测需求,考虑过后面的服务器(分析师)咋想吗?

二是抓得准,有的客户在舆情一线工作多年,渐学渐积,亦有所得,对舆情服务的要求较高,他们要求舆情报送更加精准,还要更加及时。有舆情系统号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经人工智能清洗,确保入库的数据都为高质的有效数据,避免垃圾数据干扰分析结果。这个说得有点悬——人工智能嘛,就是系统先抓一遍数据,然后人工筛选分拣。原因无他,由于汉语言博大精深,也由于系统在自然语义识别、情绪辨析方面先天不足,要想抓得准,还得人工智能双结合。

三是抓得快,很多舆情系统号称实现了人机结合,提高舆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建立了一条从事实认定到价值判断直至应对处置的“全程高速公路”,什么闪电侠,什么秒级抓取,什么无延时呈现。那么,问题来了,让你抓得既快又全还准,能做到吗?

对一套舆情系统来说,抓得快就抓不准,抓得准就抓不全,抓得全就抓不快……这个绕口令,其实就是舆情监测的基本规律,但我们的客户不一定明白,明白了也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支持。因为,上面的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就是要快、准、全。

客户(领导)的想法其实可以理解。舆情监测的意义,就是随时提交舆情演绎数据统计和趋势说明,为舆论引导或管理提供信息源,尽可能避免或控制网络舆论中出现不良信息,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回到客户的灵魂拷问:你们为什么会漏报、误报?仔细推敲,这个舆情监测的大哉之问,实际上折射的是舆情信息报送的泛要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之惑。

其惑一:舆情定性标准。关于什么是舆情,哪些信息要报送,这个已经扯不清了。千人千面,各有所需。按照行业说法,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的集合。故此,舆情具有政治性、群际性、时效性等特点。

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一样,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舆情。在实际工作中,有实力的舆情中心经常以日报、周研判、月分析和重大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同时,加强对客户单位重点人员、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工程等网上舆情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注重和加强研判实效。但是,如果遇到“大而全”等报送要求,这种作业流程就自动失效了。

其惑二:舆情定量态势。从量变到质变,这是舆情监测中特别强调的趋势变化。从舆情系统采集数据的角度来说,协助客户分析完整的事件趋势,不应该仅仅限于预先设定的关键词。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跟踪,从而有效避免网络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协助客户管控舆情风险。

态势之争的关键在于,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研判人员应首先占有海量信息,全面综合地运用敏感词、点击量、报道量、回复量等舆情分析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客户(领导)临事而迷,事前强调快快快,事后吐槽漏漏漏。对舆情要素进行分析与判断?不存在的。

其惑三:舆情定向预判。舆情蔓延有其规律和特点,哪些因素是天然的敏感点,哪些地方又一直没有脱敏,这些都是监测时应充分考量的地方。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根据网络规律和特点,对网络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动态性地适时跟踪、及时研究和判断,及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推动事件圆满处置,从而做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有的放矢。

问题在于,一些客户(领导)对突发事件预警、涉及敏感话题以及属地领域内的信息进行自定义预警,最终眉毛胡子一把抓,舆情搞成敌情,敏锐变成敏感。

其惑四:舆情定位管控。舆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险指征。对舆情进行定位分析,目的在于落实风险排查。在这样的舆情收官阶段,成熟的分析师往往比较慎重,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统计,得出网络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并给客户(领导)提供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

在此过程中,舆情分析师要通过舆情系统检索获得传播情况,通过“绣花功夫”对网上舆情事件进行有针对性鉴别。这一环节的困惑在于,相关信息的报送,并非以对舆情事件本身和分析研判为目的,评论数、回复数、点击量等舆情要素无足轻重,来个简单粗暴的全网查删,一片404白茫茫真干净……

古语云: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要解决舆情监测之惑,还得从舆情实践出发,提高对数据的“精耕细作能力”,从互联网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挖掘信息、判断趋势,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监测这一基础环节打造成舆情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

这就要求舆情分析师提高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解读的能力,探索一条为用户提供精细化、定制化服务的信息增值之路。长远来看,这不仅是舆情产品形态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是舆情服务提供商立足于行业的优势所在。

admin

留下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