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互联网平台因涉嫌”大数据杀熟”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依托舆情监测系统分析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关于”价格歧视””算法不透明”等关键词的网络投诉量同比激增42%,消费者权益保护议题持续升温。专家指出,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商业创新与公平交易已成为监管核心命题。
舆情数据:超七成用户遭遇差异化定价
根据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网络消费权益调查报告》,72.3%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旅游、外卖、网约车等平台遭遇”老用户价格高于新用户””同一商品不同设备显示不同价格”等问题。典型案例中,某旅行APP用户对比发现,会员账号预订酒店价格比新注册账号高出23%;另有用户投诉称,使用高端手机机型时,某生鲜平台配送费上涨50%。
舆情监测平台”知微数据”显示,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单日讨论量峰值突破80万次,负面情绪占比达68%。网友高频评论直指”技术作恶””数据霸权”,要求监管部门介入的呼声持续走高。
技术揭秘:算法如何实现”精准杀熟”
业内人士透露,平台通常通过收集用户设备信息、消费频率、搜索记录、位置数据等数百项特征构建用户画像,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支付意愿。例如:
高频用户、高消费能力用户被标记为”价格不敏感群体”;
短期刚需(如暴雨天打车、节假日订票)触发动态加价算法;
通过”信息茧房”阻断比价渠道,如隐藏优惠券、限制跨平台数据共享。
“这本质上是将数据垄断转化为利润垄断。”清华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指出,”算法黑箱”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中被剥夺选择权,严重破坏市场公平。
监管重拳:多部门启动专项治理
面对舆情压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启动”2023网络市场算法综合治理行动”,要求平台30日内完成自查整改,并强制公开影响交易价格的算法基本原理。上海、杭州等地已开出首批罚单:
某电商平台因未明示”新人折扣”算法规则被处罚款200万元;
某出行企业因利用城市拥堵数据加价被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配套司法解释拟新增”算法歧视”条款,明确”利用数据优势实施不公平交易”最高可按年度营业额5%处罚。
行业应对:透明化改革成破局关键
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合规路径。例如京东上线”价格保护”系统,实时公示历史价格曲线;美团在部分城市试点”算法说明页”,披露配送费计价维度;携程推出”同一房源全平台比价功能”,用技术反制技术。
“舆情监测已成为企业风控的核心工具。”某互联网公司合规负责人表示,其内部已建立”用户情绪预警模型”,当某类投诉在24小时内增长超15%时,系统将自动触发业务复查。
消费者如何破局?
专家建议用户采取”数据最小化”策略:
关闭非必要APP权限,定期清理缓存数据;
多设备比价,使用无痕模式浏览商品;
主动向平台索要算法解释权,遇侵权及时通过12315渠道举报。
结语
当技术从服务工具异化为牟利镰刀,重塑数字经济伦理已刻不容缓。舆情监测不仅揭露了”杀熟”乱象,更折射出公众对公平交易权的深切期待。如何在数据价值挖掘与消费者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数字时代商业文明的新考题。
3月3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在古城西安盛大开启,百誉舆情通陕西运营中心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西安,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迎来了政产学研各界的精英翘楚,共同见证百誉舆情通在陕西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深耕公安系统多年的专家,原陕西省公安厅领导陈西平在致辞中强调,“舆情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结合在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中积累的基层治理经验,提出要构建 “预防 – 监测 – 处置”的全链条舆情管理体系,建议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为政企单位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在陈西平看来,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而舆情管理则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他分享了在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创建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指出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能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他认为,百誉舆情通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前介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陈西平还提出,要加强政企合作,共同推进舆情管理工作。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数据资源,企业则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和专业能力,双方携手,共同打造高效的舆情管理体系。他表示,相信在百誉舆情通的助力下,陕西地区的基层治理工作将迎来新的突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琪物科技集团创始人李克系统阐释了“AI + 大数据 + 行业场景” 的发展战略。他表示,百誉舆情通已构建覆盖全网的实时监测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秒级舆情预警,并通过数字人技术为客户提供 24 小时智能应答服务。
李克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舆情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百誉舆情通作为一款领先的舆情监测与分析平台,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在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时,李克表示,百誉舆情通将加大在陕西地区的市场推广力度,深入了解政企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舆情管理解决方案。同时,还将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提升舆情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百誉舆情通将在陕西地区打造出一个智能舆情生态,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陕西琪物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田震,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舆情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琪物陕西运营中心负责人裴哲明,在智慧科技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晶,从法律专业角度为舆情管理提供保障;长安易学研究院院长张煜,其研究领域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其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百誉舆情通更好地理解舆情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更精准地把握舆情走向。
李克表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代表,怀着对舆情管理行业的共同关注和对百誉舆情通的殷切期望,共同为百誉舆情通陕西运营中心的启航助力。
百誉舆情通作为舆情管理领域的领先品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众多客户的信赖。陕西琪物人工智能研究院与长安易学研究院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设立 “智能舆情研究中心”。田震院长表示,研究院将依托在人工智能算法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优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舆情分析模型,重点突破地方特色产业的舆情监测难题。
田震院长说:“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产业,如兵马俑、大雁塔等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苹果、红枣等特色农产品产业。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舆情挑战。通过建立智能舆情研究中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智慧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舆情,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田震院长表示,智能舆情研究中心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舆情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建立涵盖陕西地区各类舆情信息的数据库;二是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舆情分析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舆情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舆情的精准监测和预警;三是结合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从文化、历史、民俗等多维度解读舆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舆情应对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琪物陕西运营中心负责人裴哲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旨在全面提升陕西省的舆情管理水平,为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慧三秦”工程,该工程将致力于建立覆盖陕西省 10 市 3 区的舆情数据库,全面收集和分析各类舆情信息。通过整合多源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深入挖掘舆情背后的潜在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数据库将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对舆情的全方位监测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及时了解民意、把握社会动态提供有力支持。
“千企赋能” 计划,该计划将为 500 + 本地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舆情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舆情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负面舆情可能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百誉舆情通将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舆情监测、分析和应对方案,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舆情风险,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人才孵化”项目,百誉舆情通将积极与西安交大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舆情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将为百誉舆情通和整个舆情管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陕西运营中心的正式运营,百誉舆情通将依托琪物科技的技术优势和本地化服务网络,为政企单位提供 “监测 – 分析 – 处置 – 培训” 的全周期服务。通过实时监测舆情动态,深入分析舆情趋势,及时处置舆情危机,并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帮助政企单位提升舆情管理能力。百誉舆情通将助力陕西省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为地区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月25日,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的2025创新经营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上游新闻与千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双方联合开发的“上游AI舆情服务平台”正式推出,平台利用AI技术与媒体专业的深度整合,构建起覆盖政务、商业、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舆情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于2015年正式上线,是中国西部首个上线的新闻客户端,下载量已突破9500万,全媒体矩阵用户超过1.55亿。10年来,通过内容提质、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和数字产业融合,基于“内容+技术+运营”战略实施路径,上游新闻正在成为国内一流新型主流链媒体平台。千舆网络是舆情技术领域领军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晓影舆情”专注多模态AI与大数据分析,为网络生态治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和千舆网络将优势相结合,共同开发并正式推出“上游AI舆情服务平台”,为合作伙伴在内容生态安全上提供“AI防线”,助力其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稳健前行。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今年,大会重头戏之一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也迎来第十年。博览会以展览展示为主体,以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和人才相亲会为重点,着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人民网·人民数据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并通过“线下实景+线上云展”相结合的方式,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中(B3-12)为观众展现了系列产品及服务,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吸引了众多到场观众的目光。
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做到根据具体应用情景,数据可定制、算法可定制、功能可定制,支持多样的服务形式及灵活的部署方式,实现舆情和数据的有效结合。
汇聚海量数据,日均数据采集量超亿级。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具备信息采集及时、准确、全面、智能的特点,支持7*24小时全时实时采集;报、台、网、微、端全覆盖;日均数据采集量超亿级。凭借全国领先的大数据采集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目前已经形成了业内最大舆情数据库。
人工智能护航,提升算法输出准确性。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可针对客户需求快速进行数据标注,有针对性提供算法模型训练,最大限度提高情感计算、热词提取、事件聚类、垃圾数据识别等算法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业务深度结合,提升客户核心竞争力。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采用了开放架构,具备开放数据接口等技术能力,支持快速接入第三方平台数据。通过舆情数智能力与其他行业数据的结合,进而可以在政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多领域多环节提供全过程、全链条舆情+数据+分析服务,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崭新机遇。
基于大数据、舆情、智库等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能力,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提供的舆情数据服务不断升级,从提供舆情报告、解决方案升级为数据与智库紧密结合的智能舆情。覆盖事前机制建设和风险评估、事中监测研判和应对处置建议、事后总结复盘和形象修复咨询等环节在内的全流程舆情管理支持并建立多维度的大数据评估评价指标和模型,服务千余家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3000多起危机事件提供应对策略支持。
人民数据以打造人民云、人民链、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为契机,争做一流数据服务商,争当一流数据集成平台,积极做好数据交易的经纪人、数据产业的运营方、数据应用场景的创新者,领跑大数据发展潮流。2023年,人民数据推出了首家全国性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资源持有权证书”“数据加工使用权证书”“数据产品经营权证书”(三证)向全国发放,助力数据确权、数据交易等业务开展。
“太方便了!用这个系统,两小时内就能完成舆情报告的编辑任务,极大减少了人工作业时间,提升了舆情工作效率。”舆情分析师小李在使用大河网舆情监测系统后说。
8月31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大数据产业优秀标杆名单,大河网舆情监测系统入选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
30余万信息源,提供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
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舆情错综复杂前所未有。
如何有效监测网络舆情?如何科学回应舆论关切、防范化解舆情风险?2016年,大河网舆情监测系统建立。2022年,大河网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建新闻数据与政务数据联合实验室运用新技术,对系统进行升级再造。
自上线以来,大河网舆情系统已服务120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分布式智能调度采集系统,对网站、微信、微博、报刊、论坛、新媒体、App等全平台30余万信息源实时数据监测,已形成智能预警、舆情简报、数据定制、大河舆情研究院等多种特色服务。
大河网总工程师、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陈臣介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定制方案,把所关注的网站栏目、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账号、论坛以及报刊栏目添加到该方案下。当系统采集到最新数据时,将数据推送到用户的方案下。通过自定义方案,用户可以快速查看相应数据,提高检索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数据的质量。
7×24小时实时监测,多种方式智能预警
大河网舆情系统依托大河网党媒机关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对敏感信息进行7×24小时实时研判,建立实时预警机制。目前,大河网舆情监测系统提供了基础版、专业版、五星版、智能版等多个版本,根据用户的定制方案,结合系统实时研判的敏感信息,进行相似新闻过滤、敏感程度排名,筛选出敏感程度排名比较高的信息,通过用户设置的预警方式进行推送,保障敏感信息及时准确送达用户手中,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大河网舆情系统提供短信、微信、App等多种智能预警方式,覆盖渠道广,保证预警及时有效,接收查阅方便。用户可灵活设置预警时间、预警频次、周末是否预警以及预警信息来源。
舆情简报一键生成,专家团队协助分析
“只要点击系统中的‘导出’按钮,由人工智能分析快速生成的日、周、月、季度舆情报告就生成了。平台自带的行业舆情案例库,能够为舆情应对提供参考。”大河舆情研究院副院长徐静瑶介绍,舆情简报功能以用户比较关注的信息作为简报素材,从情感分析、传播趋势、主流媒体报道、负面舆情4个维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以Word文档方式导出结果,满足用户舆情信息存档、上报需求。
徐静瑶说:“重大舆情应对和处置期间,我们会及时发布舆情引导信息。根据监测情况,我们会制作日报、周报、月报、专报等舆情报告,并提供专业舆情引导与处置培训,提升用户舆情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
作为河南省首家重点新闻网站,大河网坚持“互联网+新闻”、“互联网+技术”双强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新闻+技术+政务+服务+商务”运营生态,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及优质的运维服务能力,开发建设和运维着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文物局等500多个政务服务项目,实现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政务服务业务全覆盖,是河南省最大的政务服务供应商。大河舆情研究院先后获得中宣部舆情报送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河南省舆情报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文/杨露露)
(2022年11月15日0时 — 2022年11月30日0时)
“郑州一女婴遭拒诊后去世”事件,自2022年11月15日00:00至2022年11月30日00:00期间,互联网上共监测到相关舆情44532条。其中微博声量最大,为31806条,其次是其他,为5556条。该事件负面舆情占比为45.19%,正面舆情占比为0.4%。
事件首发文章于 2022年11月16日10:10发布在新浪微博,题名为《不惜代价!我们总是听到看到有人再说不惜代价、不惜一切代价。我觉的这句话的关键问题是,不惜谁的代价?要都是别人的代价,那你肯定不惜。要是你自己的代价呢?看你还会不会这样说,要是不惜自己的代价那我是佩服的。可是你是不惜别人的代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全网声量最高峰出现在2022年11月17日,共产生19677篇相关信息。后续报道主要来源于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微头条、懂车帝、微信等几大站点。具体分析如下。
事件在媒体平台中,通常会形成多个热搜,经过梳理,此事件共形成10个相关热搜:
上榜平台 | 当前排名 | 热搜标题 | 上榜时间 | 最后在榜时间 | 最高排名 | 最高热搜值 | 持续时长 |
今日头条 | 撤榜 | 郑州通报女婴疑遭拒诊去世 | 2022-11-20 18:36 | 2022-11-22 12:00 | 7 | 2343437 | 1天17时23分钟 |
新浪微博 | 16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6 20:01 | – | 1 | 232558 | 26天13时28分钟 |
今日头条 | 撤榜 | 郑州通报女婴疑遭拒诊去世:未拒诊 | 2022-11-20 18:03 | 2022-11-20 19:10 | 7 | 2106633 | 1时7分钟 |
快手 | 撤榜 | 如何看待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8 02:08 | 2022-11-19 12:00 | 38 | 6923000 | 1天9时52分钟 |
今日头条 | 撤榜 | 郑州两部门调查“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7 16:14 | 2022-11-19 06:00 | 11 | 3964449 | 1天13时45分钟 |
抖音 | 撤榜 | 郑州回应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6 20:48 | 2022-11-17 20:45 | 4 | 10087212 | 23时56分钟 |
百度 | 21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疑遭拒诊去世 | 2022-11-16 19:56 | – | 1 | 4923012 | 26天13时32分钟 |
今日头条 | 撤榜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疑遭拒诊去世 | 2022-11-17 09:44 | 2022-11-17 17:00 | 14 | 1687505 | 7时15分钟 |
今日头条 | 撤榜 | 郑州女婴遭120拒诊后去世?官方调查 | 2022-11-16 19:36 | 2022-11-17 10:30 | 2 | 7092422 | 14时53分钟 |
百度 | 20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6 19:42 | 2022-11-16 19:54 | 20 | 3047466 | 11分钟 |
在舆情发展趋势中,该事件全网声量最高峰出现在2022年11月17日,共产生19677条舆情信息,其中微博平台最为突出,最高达到12616条传播量,成为该事件的主要传播媒体。
在事件发展进程中,共监测到正面信息178条(占比0.4%),负面信息20126条(占比45.19%),中性信息24228条(占比54.41%),中性信息占据比例最大。
(一)倾向性趋势
(二)倾向性分布
该事件的传播者、关注者主要集中在河南,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地区。
排行 | 地域 | 作者数 |
1 | 河南 | 4533 |
2 | 北京 | 3236 |
3 | 广东 | 2268 |
4 | 上海 | 1464 |
5 | 江苏 | 1359 |
6 | 山东 | 1147 |
7 | 浙江 | 1013 |
8 | 四川 | 858 |
9 | 湖北 | 755 |
10 | 河北 | 733 |
该事件的传播者、关注者主要集中在河南,其次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地区。
排行 | 地域 | 信息数 |
1 | 河南 | 9371 |
2 | 广东 | 4285 |
3 | 北京 | 3060 |
4 | 江苏 | 2337 |
5 | 山东 | 2271 |
6 | 上海 | 2033 |
7 | 浙江 | 1869 |
8 | 河北 | 1690 |
9 | 四川 | 1447 |
10 | 湖北 | 1267 |
排行 | 关键词 | 词频 |
1 | 遭拒 | 13035 |
2 | 女婴 | 4708 |
3 | 郑州 | 2937 |
4 | 密接 | 784 |
5 | 电解质紊乱 | 762 |
6 | 新闻周刊 | 460 |
7 | 多少事 | 303 |
8 | 宝亮 | 285 |
9 | 南李 | 284 |
10 | 核酸 | 280 |
事件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共监测到微博31806条,其中正面55条(占比0.17%),负面微博11398条(占比35.84%),中性微博20353条(占比63.99%),中性微博占比最高。网民言论主要来自个人大V用户1940个,其余言论来自政府98个、企业40个、媒体58个、普通用户23827个。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 1167269 | 2 |
莱芜发布 | 401550 | 2 |
上海普陀 | 399765 | 2 |
德阳公安 | 293312 | 2 |
广西反邪教 | 258278 | 6 |
菏泽巨野县法院 | 217842 | 3 |
翠屏公安 | 217222 | 2 |
微昭通 | 215071 | 2 |
中国新闻周刊 | 183579 | 2 |
安徽司法 | 171086 | 3 |
star星视频 | 151021 | 2 |
日照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 | 139110 | 2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四川观察 | 11091819 | 1 |
河北新闻网 | 7514583 | 1 |
看看新闻Knews | 5912608 | 2 |
猫扑 | 5216117 | 2 |
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观察 | 2313721 | 1 |
陕视新闻 | 2251458 | 1 |
合肥交通广播 | 1511392 | 2 |
贝壳财经 | 1177361 | 1 |
中国新闻周刊 | 1102120 | 1 |
中访网财观 | 755381 | 3 |
直播海南 | 664071 | 2 |
网观天下 | 607339 | 3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头条新闻 | 103756732 | 3 |
中国新闻周刊 | 61124033 | 10 |
新浪热点 | 59521830 | 3 |
Vista看天下 | 25610853 | 9 |
三联生活周刊 | 23472173 | 4 |
凤凰网 | 21233118 | 4 |
经济观察报 | 20637808 | 2 |
半月谈 | 19421536 | 3 |
观察者网 | 18892593 | 3 |
看看新闻KNEWS | 15799620 | 4 |
凤凰网视频 | 14556485 | 3 |
中新经纬 | 12157257 | 2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看看新闻Knews | 29090976 | 2 |
梨视频 | 24773946 | 3 |
新浪视频 | 20961247 | 2 |
Vista看天下 | 19868281 | 1 |
冀看点 | 19386144 | 2 |
长江说法 | 8864631 | 4 |
新言财经 | 8496256 | 3 |
潍坊时间 | 8158703 | 2 |
中国新闻周刊 | 6731721 | 2 |
浪涨小青岛 | 5181311 | 2 |
直播海南 | 4485829 | 2 |
新京报贝壳财经 | 3812495 | 2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四川观察 | 47138461 | 2 |
新闻姐 | 20663278 | 2 |
Vista看天下 | 20465082 | 5 |
冀看点 | 19399203 | 7 |
晓磊 | 14742259 | 2 |
法职_庞九林律师 | 10580216 | 1 |
宋清辉 | 9860049 | 3 |
小议国事 | 9610645 | 3 |
长江说法 | 9073025 | 10 |
于海青 | 7874601 | 1 |
陕视新闻 | 7545348 | 2 |
主持人袁哲 | 7022183 | 1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发帖数 |
看看新闻Knews | 9000451 | 13 |
理记 | 5165836 | 1 |
自然的张侃 | 3896697 | 1 |
庐江王涵商务 | 3472447 | 3 |
男巫师 | 2465636 | 1 |
奇爱电影 | 2330286 | 1 |
九派新闻 | 1983944 | 10 |
极目新闻 | 1922732 | 10 |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 1614590 | 4 |
影吧 | 1572088 | 2 |
青蛙台长 | 1490133 | 1 |
star星视频 | 1408199 | 1 |
最大信息层级 | 总转发人数 | 覆盖微博用户 |
7 | 25974 | 1012300845 |
序号 | 层级 | 百分比 |
1 | 第一层 | 2.64% |
2 | 第二层 | 42.82% |
3 | 第三层 | 35.78% |
4 | 第四层 | 12.61% |
5 | 四层+ | 6.16% |
排行 | 博主名称 | 粉丝数 | 层级 | 发帖数 | 被转发数 |
1 | 中国新闻周刊 | 61115684 | 1 | 6 | 10846 |
2 | 静静的顿猴 | 591954 | 1 | 1 | 547 |
3 | 拆台CT | 546179 | 1 | 10 | 531 |
4 | 协和医生Do先生 | 4201815 | 1 | 1 | 430 |
5 | 搜狐新闻 | 1931199 | 1 | 4 | 361 |
6 | 当时我就尖叫了 | 380606 | 1 | 15 | 361 |
7 | 无为李爷 | 904748 | 1 | 15 | 231 |
8 | 舆情探长 | 387892 | 1 | 5 | 199 |
9 | 管鑫Sam | 1081941 | 1 | 1 | 198 |
10 | 三联生活周刊 | 23472173 | 1 | 2 | 195 |
事件相关博文信息量在2022年11月16日21:00-21:59时段达到最高峰,共产生6133篇相关信息。30.88%的网民针对该话题发表了原创观点,为事件的发展提供舆论导向,36.35%的网民转载了原帖信息、32.58%的网民回复并转载了原帖信息,推动了舆论在网民中的传播,增强了话题的影响效果,使该事件的传播热度不断升温;另外0.16%的网民评论了以上博文。
该事件的传播者、关注者主要集中在河南,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地区。
排行 | 地域 | 博主数 |
1 | 河南 | 2714 |
2 | 北京 | 2291 |
3 | 广东 | 1682 |
4 | 上海 | 1130 |
5 | 江苏 | 1014 |
6 | 浙江 | 775 |
7 | 山东 | 744 |
8 | 四川 | 652 |
9 | 湖北 | 579 |
10 | 陕西 | 432 |
从舆情分布情况看,各类媒体报道总数量为44532,微博是主要传播平台,共31806条(占比71.42%),其次是短视频5556条(占比12.48%)、网媒3675条(占比8.25%)、APP2431条(占比5.46%)、微信959条(占比2.15%)、论坛50条(占比0.11%)、贴吧32条(占比0.07%)、网络视频18条(占比0.04%)、其他3条(占比0.01%)、报刊2条(占比0%)、电视视频0条(占比0%)。本次事件中央级媒体共有9家(占比15.79%)参与报道,省级媒体18家(占比31.58%),地方媒体0家(占比0%),其他媒体30家(占比52.63%)。
全部媒体 | 中央媒体 | 省级媒体 | 地方媒体 | 其他媒体 |
57家 | 9家 | 18家 | 0家 | 30家 |
排名 | 媒体名称 | 文章数量 | 信源范围 |
1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 | 28 | 中央媒体 |
2 | 中国妇女报 | 5 | 中央媒体 |
3 | 中国网 | 4 | 中央媒体 |
4 | 人民日报 | 4 | 中央媒体 |
5 | 光明日报 | 3 | 中央媒体 |
6 | 中央政法委 | 2 | 中央媒体 |
7 | 全国工商联 | 2 | 中央媒体 |
8 | 中国出版集团 | 2 | 中央媒体 |
9 | 中国中央电视台 | 2 | 中央媒体 |
排名 | 媒体名称 | 文章数量 | 信源范围 |
1 | 上海报业 | 22 | 省级媒体 |
2 | 上海广播电视台 | 12 | 省级媒体 |
3 | 大众日报 | 6 | 省级媒体 |
4 | 河北日报 | 6 | 省级媒体 |
5 | 华商传媒 | 4 | 省级媒体 |
6 | 羊城晚报 | 4 | 省级媒体 |
7 | 香港新闻网 | 4 | 省级媒体 |
8 | 四川广播电视台 | 3 | 省级媒体 |
9 | 南方日报 | 2 | 省级媒体 |
10 | 江西日报 | 2 | 省级媒体 |
排名 | 媒体名称 | 文章数量 | 信源范围 |
1 | 哈尔滨日报 | 11 | 地方媒体 |
2 | 沈阳日报 | 6 | 地方媒体 |
3 | 西安日报 | 2 | 地方媒体 |
4 | 呼和浩特日报 | 2 | 地方媒体 |
5 | 昆明广播电视台 | 2 | 地方媒体 |
6 | 杭州日报 | 1 | 地方媒体 |
排名 | 媒体名称 | 文章数量 | 信源范围 |
1 | 楚天都市报 | 12 | 其他媒体 |
2 | 上海广播电视台 | 9 | 其他媒体 |
3 | 贵阳广播电视台 | 9 | 其他媒体 |
4 | 和讯网 | 8 | 其他媒体 |
5 | 搜狐 | 6 | 其他媒体 |
6 | 烟台日报 | 4 | 其他媒体 |
7 | 观察者网 | 4 | 其他媒体 |
8 |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 | 4 | 其他媒体 |
9 |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 4 | 其他媒体 |
10 | 凤凰网 | 3 | 其他媒体 |
标题 | 发布时间 | 粉丝数 |
劝冰冷的人和制度都直接去死 是拿鸡毛当令箭还是懒得接诊自己心里清楚。真好 一个医者仁心 一个为人民服务。 | 2022-11-16 20:43 | 2,914 |
挺好的 为了老人为了孩子 一定要坚持下去 加油! | 2022-11-16 19:42 | 2,315 |
这种悲剧还得上演多久,还得死多少人,才能完全杜绝这种情况,人都不干事儿了嘛现在,都为了保护帽子了?人事儿一件不做? | 2022-11-16 21:51 | 2,277 |
可怜的宝宝,对于婴幼儿,无论是不是阳性,都应该得到及时救治!酒店防疫人员很负责 | 2022-11-16 19:45 | 622 |
看的让人太心痛[泪]希望不论何时何事任何人都能认真的去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2022-11-16 22:54 | 474 |
昨晚带娃看病深有感触,周转于几个医院均不接诊,晚上医院门口全是像我一样抱着孩子在等的家长。这样的城市太魔幻了,这样的防疫政策让人窒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 2022-11-16 22:24 | 407 |
风险意识和心态预期调整,对个体来说更有意义。医学专业至少要五年毕业,况且并不是说毕业了就能为人民服务了,医护也是人。资源总是稀缺的,应润尽润,也是资源配置的好办法。 | 2022-11-16 23:01 | 351 |
三年了,还搁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哇] | 2022-11-16 21:47 | 339 |
你知道什么是分级诊疗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16字方针不是写着玩的[微笑],分级诊疗不是不诊[微笑],真是让我们这些为了深化医改一直在努力的人,让一直致力于实现更好医疗秩序的医 | 2022-11-17 08:46 | 247 |
我参与了@冷静_1980 发起的投票【您能接受躺平后,分级诊疗必然误诊死亡爆增吗?】,我投给了“能接受,必然会出现”这个选项,你也快来表态吧~ | 2022-11-16 22:00 | 228 |
标题 | 发布时间 | 粉丝数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真相在哪? | 2022-11-16 21:49 | 3,214,225 |
@明话频道 :#郑州回应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8 07:17 | 2,095,898 |
官方通报:不存在网传“120拒诊和延迟1个半小时到达现场”的问题,但暴露出个别医护人员履职尽责不到位,集中隔离场所培训管理不到位,对幼儿等特殊群体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根据有关规定,多人被处分。 | 2022-11-20 17:43 | 1,934,855 |
意淫放开挤兑医疗资源的,看看不放开的医疗资源//@翟医师:从第一次打120,到最终来到医院用了差不多12小时,这是问题的根本。小婴儿呕吐腹泻,很容易脱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不能拖着。本来可以通过及 | 2022-11-16 21:22 | 1,792,102 |
没人转发不是新闻的原因,是新浪的原因,他们这种微博给app引流过于臭名昭著了,我看到新浪新闻都绕着走//@内含子://@无穷的探索2:这条50分钟了,我是第一个转发。[挖鼻] | 2022-11-20 20:13 | 1,636,138 |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这些草菅人命的防疫![怒][怒] | 2022-11-16 22:45 | 1,237,234 |
怎么在当下新二十条防疫要求下,还有这种只顾防疫不顾人命的恶性事件?[汗] | 2022-11-16 20:01 | 1,210,515 |
原文语焉不详“当日中午12点拨打120求助。救护车到达后,以孩子不是重症为由拒绝接诊,让定点医院接诊。后酒店联系定点医院。当晚20:35分左右,第二辆救护车抵达,23时左右到达定点医院郑州阳城医院。” | 2022-11-16 20:27 | 1,151,858 |
从第一次打120,到最终来到医院用了差不多12小时,这是问题的根本。小婴儿呕吐腹泻,很容易脱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不能拖着。本来可以通过及时就医、补液就有可能挽救的小生命,结果耽搁这么久。问题不在 | 2022-11-16 21:09 | 910,938 |
不让评论了呢,自从当了父亲, 看到这样的事情,就特别愤慨!#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 | 2022-11-16 21:49 | 434,355 |
标题 | 发布时间 | 粉丝数 |
等个官方调查结果。如果严重不属实,请严办造谣者。如果属实……!!! | 2022-11-16 21:03 | 5,165,836 |
因为我生活在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中国//@灞河桥上读典籍:时代一粒灰没落你头上 | 2022-11-16 22:49 | 5,059,857 |
又是一个省城,又是一个宝宝,又是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医院。中国的省城,到一次医院不应该这么长时间。 | 2022-11-16 20:20 | 4,845,186 |
这就是双重罪。草菅人命和违反20条新规。不严肃法办,20条新规就形同虚设。党和人民还要付出沉重代价。[汗][汗][汗]//@飞雪吻白鹿:打120后11个小时才到医院…//@用户7596835003:没 | 2022-11-17 07:40 | 3,896,697 |
大家怕的是得新冠吗?老人小孩论的防疫爱好者好好看看吧!四个月大的婴儿,这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 2022-11-16 20:59 | 3,787,268 |
心累了,没话说。[伤心] | 2022-11-16 21:29 | 3,159,754 |
郑州,够了…… | 2022-11-16 21:47 | 3,050,570 |
一听要给你们记账,你们就害怕了?//@别刀诗人:你们这种人,抛开事实不谈,说放开的事,说你妈呢 | 2022-11-17 12:36 | 2,743,907 |
中午12点打120,晚上23点才能进定点医院,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啊?[伤心] | 2022-11-16 21:00 | 2,518,428 |
大概率因为太难看了 . 没得选 … #乌克兰俄罗斯爆发军事冲突# #英国军情六处# | 2022-11-16 22:19 | 2,448,837 |
序号 | 观点 | 热度 |
1 | 为了老人孩子 | 237 |
2 | 草菅人命 | 41 |
3 | 这种事情还要发生多少次 | 36 |
4 | 都是为了老人和孩子呀 | 28 |
5 | 你们家没有老人孩子吗 | 25 |
6 | 到底还要死多少人 | 22 |
7 |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发生这种事情 | 22 |
8 | 只要死因不是新冠爱咋死咋死 | 20 |
9 | 可怜的宝宝 | 19 |
10 | 孩子一路走好 | 19 |
序号 | 观点 | 热度 |
1 | 这名专家称:“即使有人感染,也不会造成重症,增加死亡,这个新冠就不可怕了” | 2 |
序号 | 观点 | 热度 |
1 | 通报说:“抢救期间,女婴父亲被告知” | 9 |
2 | 毕节七星关区妇联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该女子确实生了四个女儿,正怀第五胎,和丈夫感情不好,会继续跟踪她的情况” | 6 |
3 | 通报指出:“从调查情况看,尽管不存在网传 的问题,但在对四个月大的婴儿接诊过程中,暴露出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尽责不到位、工作不深入、应急处置能力不强,集中隔离场所培训管理不到位,对幼儿等特殊群体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 | 2 |
4 | 郑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称:“相关事件正在 调查中, C中国新闻周刊的微博视频 中国大新间周刊 11月16日河南李先生发文称 四个月大的女儿遭120拒诊后去世 1747次放 苏@建车说典战[BR][IMG2]X 为我四个月的孩子,讨个公 并向他们讲孩子情况” | 1 |
序号 | 观点 | 热度 |
1 | 河南李先生发文称:“四个月大的女儿遭120拒诊后去世” | 761 |
2 | 河南李先生发文称:“入院后医院让次日抽血化验,当晚发现女儿体温骤降,抢救无效身亡” | 733 |
3 | 河南李先生发文称:“女儿此前因血管瘤在郑州看病,出院后滞留郑州,11月12日他和女儿作为密接在酒店隔离” | 722 |
4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11月14日上午,我的女儿突然开始不吃不喝,还出现呕吐和严重腹泻等症状。” | 106 |
5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当时他和酒店的医护人员多次与120沟通,希望赶紧将女儿送到医院就医,最后仍然被拒” | 93 |
6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居民李宝亮网上发文称:“其4个月大的女儿在11月14日上午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和腹泻症状,拨打120求助后,12时34分左右120急救车来到,但医护人员并没有上楼,先让酒店医护人员为李宝亮和孩子做了抗原检测” | 91 |
7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几分钟后,我的抗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而女儿的是阴性。” | 89 |
8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他赶紧喊来医护人员对女儿进行抢救,凌晨3时许,女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 88 |
9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到了登封阳城医院时,已经是晚上11时许,15日零时许,睡在怀里的女儿突然出现手脚冰凉,眼睛瞳孔放大等症状。” | 82 |
10 | 发帖人李先生告诉:“目前,他还没有拿到女儿的任何文字性的相关病历,据医生讲,有可能是感染病毒所致” | 80 |
序号 | 博主 | 发布时间 | 发文内容 |
1 | 晓磊 | 2022-11-16 17:13 | 郑州一核酸采样点推出VIP服务对某些人来讲,营销真是无处不在,只要能赚钱,什么招都能想得出来。所有人都在盼着疫情早日结束,他们却来了个包年服务这看似优惠便利的政策,实际就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 |
2 | 法职_庞九林律师 | 2022-11-17 08:08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以防疫为名拒诊危重病人就是破坏防疫这样的案例不是一个两个了,每出现一次,都会导致受害者家属、网友质疑、甚至抵制防疫政策。如果继续发生,会让整个社会更加不理解、不配合 |
3 | 宋清辉 | 2022-11-16 19:54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鸣,它是为你而鸣。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当船上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很可能下一个就是你。 |
4 | 小议国事 | 2022-11-17 06:51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求人事小,误人事大。医院不能拒绝病人1.12接了电话,但却没有接诊。2.安排了定点医院,但距离太远。3.到了定点医院,但却没有及时治疗。这三个延误医疗的问 |
5 | 于海青 | 2022-11-16 20:54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这又是一个在疫情管控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大事儿,因为只要老百姓的生命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就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了。因为人民关天,虽然在疫情管控过程中面临一些难度以及一些相对棘 |
6 | 约瑟夫的灭火员 | 2022-11-16 22:49 | 因为我生活在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中国灞河桥上读典籍:时代一粒灰没落你头上 |
7 | 冈瓦纳 | 2022-11-16 20:20 | 又是一个省城,又是一个宝宝,又是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医院。中国的省城,到一次医院不应该这么长时间。 |
8 | 导演乔乔JOJO | 2022-11-17 02:33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用户7612747464:一直都烂迷死t: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今年的郑州特别烂 |
9 | 协和医生Do先生 | 2022-11-16 21:21 | 卫健委回应郑州女婴遭拒诊去世仅仅4个月大的女婴,生命还没有绽放就凋零了。12是急重症患者与医院之间最重要的桥梁,也是最为关键的绿色通道,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各种问题。婴儿不像成人,没有足 |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能够围绕某一件事情中产生和持有的舆论,更多的是指负面新闻,负面评价。对于企业来讲,进行舆情信息监测可以及时地发现恶性事件于不良评价,便于企业进行说明处理,可调节避免爆发品牌威危机,能够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失加以挽回。在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企业,单位其实都需要关注舆情,毕竟网络的传播速度,一旦舆论大面积的爆发,那么企业想要控制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舆情监测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监测系统,监测到企业正面舆情微企业的发展,进行宣传和造势,也能够监测到用户口碑舆情,为新品研发决策依据。也能够实时信息反馈,避免让负面舆情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当然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政府行情,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企业来讲,舆情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将企业好的方面加以快速的宣传,当然不好的及时地做出时的做出应对的措施,避免让损失更大。另外它是可以及时地找到舆情的挽回办法,毕竟所有的舆情都是不好的负面新闻,这时候企业应该及时的处理,否则可能对于整个品牌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时候一定要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能够有一个及时反馈的态度,所以舆情监测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对于政企单位来讲更是如此。
企业与单位主体如何做到网络舆情全网监测?在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舆情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与多元化,对于舆情的监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那么,企业与地方政府如何做到网络舆情全网监测?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建立舆情预防机制
首先面对舆情我们要做的提前预防,并且在舆情出来的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去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舆情监控系统,对各大搜索引擎,自媒体平台等进行监测,同时进行多种方式舆情预警。一经发现舆情内容,对其进行专业的处理。
第二、将舆情扼杀在萌芽期
所有的舆情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事件开始进行发酵的,可能一开始并没有被扩大。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参与其中,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较大的事件,最后成为了舆论焦点。舆情的处理一定要将其扼杀在萌芽期,在舆情刚出现,还未发展成为一个大事件之前进行处理或加以引导,这样才不会对企业或主体单位造成名誉或经济损失。
第三、网络舆情全网监测
通过借助舆情监测平台或舆情监测系统,7*24小时辅助监测与企业相关的网络舆情内容,整合相关的互联网信息。在网络舆情信息出现的瞬间监测到,为企业的下一步舆情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舆情监测是对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主要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具体上讲,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行业化、服务化是舆情监测分析的发展趋势,将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文本摘要、倾向性分析等结合语料库和知识库,建立基于SaaS模式的舆情语义分析基础设施,可更好的实现人机结合,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率。那么,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舆情监测呢?
1、制定预案:需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制定可行且详细的判断标准和预警预案,防范于未然,做到出现舆情危机时,能够有条不紊且有理有据的进行应对。
2、及时沟通:舆情监测期间和发生舆情危机时,要保持与政府相关部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的紧密沟通。同时可以借助媒体,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平台,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3、舆情危机应对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危机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处置舆情危机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提升了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为今后提升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宣传与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预警舆情和负面舆情监测功能,采集能力强:3000台服务器,覆盖240万URL,日均过滤数据2亿条,互联网覆盖度达到95%以上,可以用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实现手机微信推送,确保信息及时。
舆情监测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在舆情服务的产品形态中,舆情监测指的是由专职舆情分析师第一时间主动获取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传播的相关敏感信息。
这个工作很重要,监测是舆情发现力之一种,也是后续研判处置的基础,舆情分析师在对信息数据筛选过程中,做到对敏感负面信息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形成“舆情快报”机制,可以打好提前量,规避无数社会治理风险;
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重要,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你拉个群,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移动设备、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标题加链接,再加关键词和基本分级,第一时间提交客户就行了。毕竟,后续研判处置、形象修复更有技术含量。
对舆情监测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若干舆情系统“宕机”,体现在信息抓取中就是三个极端:
一是抓得全,涉及客户的各类信息巨细无遗,一些有舆情洁癖的同志就说,“管你是不是舆情,跟我相关就是舆情”,舆情被泛化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属地信息。一些舆情系统动辄声称大数据爬虫技术,并由此构造出基于规则的大规模舆情数据库。呵呵,你系统再能抓,面对一个无限泛化的监测需求,考虑过后面的服务器(分析师)咋想吗?
二是抓得准,有的客户在舆情一线工作多年,渐学渐积,亦有所得,对舆情服务的要求较高,他们要求舆情报送更加精准,还要更加及时。有舆情系统号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经人工智能清洗,确保入库的数据都为高质的有效数据,避免垃圾数据干扰分析结果。这个说得有点悬——人工智能嘛,就是系统先抓一遍数据,然后人工筛选分拣。原因无他,由于汉语言博大精深,也由于系统在自然语义识别、情绪辨析方面先天不足,要想抓得准,还得人工智能双结合。
三是抓得快,很多舆情系统号称实现了人机结合,提高舆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建立了一条从事实认定到价值判断直至应对处置的“全程高速公路”,什么闪电侠,什么秒级抓取,什么无延时呈现。那么,问题来了,让你抓得既快又全还准,能做到吗?
对一套舆情系统来说,抓得快就抓不准,抓得准就抓不全,抓得全就抓不快……这个绕口令,其实就是舆情监测的基本规律,但我们的客户不一定明白,明白了也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支持。因为,上面的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就是要快、准、全。
客户(领导)的想法其实可以理解。舆情监测的意义,就是随时提交舆情演绎数据统计和趋势说明,为舆论引导或管理提供信息源,尽可能避免或控制网络舆论中出现不良信息,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回到客户的灵魂拷问:你们为什么会漏报、误报?仔细推敲,这个舆情监测的大哉之问,实际上折射的是舆情信息报送的泛要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之惑。
其惑一:舆情定性标准。关于什么是舆情,哪些信息要报送,这个已经扯不清了。千人千面,各有所需。按照行业说法,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的集合。故此,舆情具有政治性、群际性、时效性等特点。
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一样,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舆情。在实际工作中,有实力的舆情中心经常以日报、周研判、月分析和重大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同时,加强对客户单位重点人员、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工程等网上舆情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注重和加强研判实效。但是,如果遇到“大而全”等报送要求,这种作业流程就自动失效了。
其惑二:舆情定量态势。从量变到质变,这是舆情监测中特别强调的趋势变化。从舆情系统采集数据的角度来说,协助客户分析完整的事件趋势,不应该仅仅限于预先设定的关键词。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跟踪,从而有效避免网络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协助客户管控舆情风险。
态势之争的关键在于,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研判人员应首先占有海量信息,全面综合地运用敏感词、点击量、报道量、回复量等舆情分析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客户(领导)临事而迷,事前强调快快快,事后吐槽漏漏漏。对舆情要素进行分析与判断?不存在的。
其惑三:舆情定向预判。舆情蔓延有其规律和特点,哪些因素是天然的敏感点,哪些地方又一直没有脱敏,这些都是监测时应充分考量的地方。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根据网络规律和特点,对网络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动态性地适时跟踪、及时研究和判断,及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推动事件圆满处置,从而做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有的放矢。
问题在于,一些客户(领导)对突发事件预警、涉及敏感话题以及属地领域内的信息进行自定义预警,最终眉毛胡子一把抓,舆情搞成敌情,敏锐变成敏感。
其惑四:舆情定位管控。舆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险指征。对舆情进行定位分析,目的在于落实风险排查。在这样的舆情收官阶段,成熟的分析师往往比较慎重,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统计,得出网络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并给客户(领导)提供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
在此过程中,舆情分析师要通过舆情系统检索获得传播情况,通过“绣花功夫”对网上舆情事件进行有针对性鉴别。这一环节的困惑在于,相关信息的报送,并非以对舆情事件本身和分析研判为目的,评论数、回复数、点击量等舆情要素无足轻重,来个简单粗暴的全网查删,一片404白茫茫真干净……
古语云: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要解决舆情监测之惑,还得从舆情实践出发,提高对数据的“精耕细作能力”,从互联网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挖掘信息、判断趋势,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监测这一基础环节打造成舆情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
这就要求舆情分析师提高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解读的能力,探索一条为用户提供精细化、定制化服务的信息增值之路。长远来看,这不仅是舆情产品形态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是舆情服务提供商立足于行业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