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届广交会圆满落幕:舆情监测揭示全球市场新趋势,中国智造成国际焦点

第135届广交会圆满落幕:舆情监测揭示全球市场新趋势,中国智造成国际焦点

广州,2024年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今日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5万名境外采购商,累计出口成交额达320亿美元,较上届增长7.2%,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舆情监测系统首次全面应用于展会,精准捕捉全球市场动向,为参展企业和国际买家提供了深度洞察。

舆情监测技术赋能,全球需求精准画像

本届广交会首次引入国家级舆情监测平台,通过整合社交媒体、新闻报道、采购商咨询及展台互动数据,实时分析全球市场热点。监测显示,“绿色低碳”“智能智造”“健康生活”成为高频关键词,相关产品咨询量同比上涨超40%。其中,新能源储能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便携式医疗设备等品类关注度位列前三,反映出全球供应链绿色转型与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广交会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贡献了65%的订单增量,中东、东南亚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激增,而欧美企业则更关注新能源汽车配套技术。广交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舆情数据不仅帮助参展企业精准匹配客户,也为中国制造优化全球布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新三样”领跑,中国智造获国际认可

展会期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成交额突破80亿美元,占总额25%。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展台日均接待超千名采购商,来自德国、巴西的订单占比显著提升。欧洲采购商联盟代表费利克斯·穆勒评价:“中国新能源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供应链稳定性成为吸引国际买家的核心优势。”

舆情监测还捕捉到新兴市场的独特需求:非洲采购商对小型家用光伏系统的搜索量增长300%,而RCEP成员国对智慧农业机械的咨询量翻倍。浙江某家电企业负责人透露:“通过舆情系统预判趋势,我们提前研发了适合热带气候的节能冰箱,展会首日便签下东南亚百万美元订单。”

数字化服务升级,全球贸易生态革新

本届广交会线上平台访问量达1.2亿次,境外访问占比58%。人工智能客服处理了超600万次询盘,结合VR展厅、3D产品建模等技术,促成线上线下融合订单占比35%。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专家艾琳·帕特尔评论:“广交会已从传统贸易展会进化为数字化贸易生态系统,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了平等参与机会。”


第135届广交会的亮眼成绩单,印证了中国外贸的韧性与创新活力。通过舆情监测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国正以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全球贸易迈向高效、绿色、智能的新纪元。正如参展商所言:“这里不仅是商品的展台,更是世界经济的瞭望塔。”

admin

留下您的信息